微電影拍攝手法有許多種,其中包含了各種運鏡技巧,根據攝影機的移動方式不同,就能在拍攝影片時表達出不同的氣氛與情境。本篇就帶各位了解一下拍攝影片或微電影常見的5種拍攝方法,以及應用的場景情境,讓初學拍攝的朋友也能利用簡單的運鏡手法,拍出心中的理想影片喔!
常見的微電影拍攝手法
目錄
想拍出微電影般的質感影片,不一定要使用複雜的拍攝手法,掌握以下5種為常見的運鏡方式,也能營造出想要的情境:
- 影片拍攝技巧一:橫搖/直搖(Pans/Tilts)
拍攝手法:
固定攝影機的位置,利用拍攝視角的水平移動(橫搖)與垂直移動(直搖),兩者常互相搭配使用。
應用情境:
常用來模擬觀眾的視野、延展整體空間,如追蹤影片的人事物、瀏覽整體環境的變化等,或是展現影片主角的視線,讓觀眾更能進入影片情緒,如慌張搜尋等情境。
- 影片拍攝技巧二:推軌運鏡(Dolly in/out)
拍攝手法:
藉由攝影機的遠近移動,將整體畫面隨著推進而逐漸聚焦,稱為Dolly in;反之將攝影機逐漸拉遠,則稱為 Dolly out。
應用情境:
由遠至近的Dolly in能讓觀眾看到整體環境的變化,進而營造出身歷其境、耐人尋味的故事開端,並在推進過程中拉近影片主角與觀眾的距離;而的Dolly out,則會讓觀眾有種與故事主角抽離的感覺,或是強調角色與環境的關係連結,常應用在影片結尾。
- 影片拍攝技巧三:特寫/大特寫(Close Up/Extreme Close Up)
拍攝手法:
特寫(Close Up)是將畫面聚焦在某一事物,如演員臉部,藉以強調主角當下的情緒與臉部細節等;而大特寫(Extreme Close Up)是將畫面更拉近,著重在更細節的部位,如讓雙眼部位、物件充滿整個畫面。
適用情境:
通常在影片劇情的轉折處或重點部分,會利用特寫鏡頭反映出主角的內心變化,讓觀眾更能感同身受。而運用前後兩個相同鏡位的大特寫,也常應用在轉場效果,不但順暢地將故事的時空作切換,也更呈現出今昔的情緒對比。
- 影片拍攝技巧四:全景鏡頭/中景鏡頭(Full Shot/Medium Shot)
拍攝手法:
全景/中景鏡頭在拍攝時,除了將影片主角外,也會將周遭的環境、佈景一同捕捉進畫面。
適用情境:
常用來交代當下的時空環境,讓觀眾清楚看到場景周遭與人物設定,確立影片的時空背景與角色間的關係互動,搭配人物在畫面中所配置的位置,讓觀眾在角色開始說話前就開始醞釀情緒。
- 影片拍攝技巧五:焦點轉移(Rack Focus)
拍攝手法:
在同一畫面中,將焦點自角色轉移到另一主題上;或是隨著人物移動,改變鏡頭的對焦對象,用來轉移觀眾對角色的目光。
適用情境:
常用於呈現影片畫面中兩種角色的心境,讓觀眾可以隨著劇情節奏了解人物的情緒,也能將營造出畫面的層次感。或是想要強調特定的部分,讓觀看者不錯漏微電影中的核心細節。
影片拍攝在規劃上要注意什麼?
微電影拍攝除了運鏡技巧之外,在拍攝規劃上也需要多方協助,尤其是以下4點要特別留意:
- 微電影的劇本撰寫
故事想要傳達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該如何表達?故事長度該如何拿捏、取捨,都能夠再仔細思量一下。
- 合理的場景設計
依照故事劇情需要,配合主角個性與背景,設計合理的拍攝內外景,或為求真實感,需要是情況到至戶外取景拍攝。
- 造型妝髮的設計
為重現當下的時空背景,除了需仔細設定劇中角色服裝,若隨著劇情的時光推進,角色的服裝髮型也要有所變化。
- 合適的演員挑選
透過試鏡、面談尋找與劇中角色氣質契合的演員,也須注意演員的檔期是否能有效配合拍攝。
影片拍攝常見問題
Q:影片拍攝除了技巧外,運鏡節奏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嗎?
A:在影片裡所有的運鏡都是為了幫助敘述這個故事,例如快速的pan可能代表是是突然有事情發生或注意到什麼,所以運鏡的節奏會大大影響說故事的能力
Q:影片拍攝花費大約會落在那裡?
A:一支影片的價值包含影片的藝術價值、工作人員團隊經驗、影片品質、劇本規劃、道具等成本 ,所帶來的效益都是難以量化的價值,需要經過完整的客製化評估才有辦法提供報價
Q:拍攝影片時有什麼祕訣可以不手抖嗎?
A:如果不是手持,建議可以搭配腳架或穩定器,若是手持,建議可以調高快門或以高格拍攝
看完上述介紹的微電影拍攝手法後,喜愛影片拍攝的你是否又多了些心得與想法?如果想了解更多微電影/影片拍攝的精選案例,都可至【Story Matters】點選觀看喔!